高密市着眼创新创业要求,通过简化流程、减少环节,进一步下放权力、下沉职能,推动部门服务上档升级,助力创新创业高效便捷。
探索服务集成。从去年开始,由人社部门牵头在潍坊市率先启动推行“综合柜员制集成服务”,通过打破原有单位及科室业务界限,将传统“单一性办事窗口”变为“综合性服务窗口”,解决了办事人员排队长、往返多等问题,最大限度方便了创新创业者,实现了“柜员多付出、群众少跑路;柜员受点累,群众得实惠”的预期目标。目前,整个人社系统共设置就业创业服务等窗口28个,前台可办业务127项,每天办结1000余件,每件平均用时不到10分钟,受到创新创业者广泛好评,全省社会保险标准化现场会、潍坊市“三化”建设现场会分别在该市召开。
推动服务下沉。围绕有效帮助城乡创业者就近就地成功创业,该市以各镇(街、区)人社所为依托,将24项服务职能延伸至镇(街、区)、社区,设置服务窗口,配备专职人员,搭建起了以半小时“创业服务圈”,实现了创业服务“市、镇(街、区)、社区、村(居)”全覆盖。该市返乡大学生周世龙,受益于该“服务圈”,依托当地制鞋业创立了鼎固劳保公司,目前已建成农村大学生淘宝电商创业平台,年营业额1亿多元,直接带动就业36人、创业实体80家。
实施服务延伸。坚持从创新创业者角度出发,探索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植入“互联网+”元素,借助移动端网络共享度高、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的优势,创建了“凤城就业”公众平台,变“群众奔波”为“数据跑腿”。平台设置“在线学堂”、“求职招聘”、“服务在线”三大模块,学员可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客户端自主学习、联络对接、咨询查询,提升了服务普及率,化解了工学矛盾,惠及1500名创新创业者。
(责任编辑:罗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