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该平台对电视台、报纸、广播、通讯社的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信任度进行监测评价。平台通过每日采集千万条数据,用大数据挖掘的方法,形成监测对象覆盖552家报纸类媒体、68家电视类媒体、207家广播类媒体和2家通讯社,基于19项指标构成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全面系统、精准量化评估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同时,该平台开放了全部底层原始数据,确保融合传播效果评价的客观公正,为推动媒体实现深度融合传播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和评价体系。
MCI平台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环球时报、新华通讯社、澎湃新闻的融合传播效果指数位列前五;在报纸媒体中,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澎湃新闻的MCI指数位居前三;在电视媒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MCI指数位居前三;在广播媒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的MCI指数位居前三。
“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实力研究、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形成指数模型,通过四个维度综合量化评价媒体的融合传播效果,并在覆盖全面、快速采集、精准挖掘的MCI监测平台快速反馈实时榜单。”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紫金传媒研究院副院长赵曙光介绍,“传播力的实质是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包括信源影响、用户卷入、传播深度等;引导力反映媒体对重大新闻舆论的性质、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引导的能力,包括重大新闻内容比重、重大新闻互动比重等;影响力反映媒体对目标公众在思想和行动上所起到的直接或间接辐射的能力,包括微博、微信及其他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信任度反映媒体传播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情况,包括微博、微信平台上的公众信任水平和点赞指数等。”
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比如人民日报推出两微一端矩阵,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等,新华社推出“1+N”协作发稿模式、中央厨房等,中央电视台采取协同分发、网络直播、央视新闻移动网等,其他多家媒体推出业界全媒体、媒体云、协作云、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等。
与此同时,技术升级提供更加广泛、快捷、丰富的传播手段,技术普及使受传者身份转化为传播者,对传统媒体提出挑战。其中,移动互联网改变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变受众阅读习惯;直播使得人人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与受众者身份不再固定;VR、AR使得与大众的互动形式丰富多样,对专业化程度的要求呈指数性增长;大数据使得受众需求不断细化,产生分众化差异化传播需求。
在此环境下,部分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良好融合,并得到快速增长。以人民日报为例,截至2018年1月5日,人民日报及旗下媒体覆盖用户7.05亿人,相比2017年年初增加9.9%。其中,人民网日均独立用户数7936万人,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2.6亿,微信公号粉丝数4222万,客户端下载量2.25亿,人民日报境外媒体公众号粉丝总量为9811万。
业内人士表示,在建构融媒体的新时代,建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是推进媒介融合的难题和需求所在。此次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依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研究平台以及背后的学术资源、传媒资源和大数据资源,作出的MCI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效果指数具有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
(责任编辑: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