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0后创业者、联友电讯董事长王学宗在朋友圈披露,称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鄙视60后创业者,并称歧视年龄的行为“这是病、得治”。
一时间,朱啸虎的这句“我不投60后”引起了诸多热议,更有微博网友戏称,朱啸虎越来越像创投圈的“咪蒙”。暂且不论这算不算“创投圈鄙视链”,随着创新创业的发展,60后、70后创业者在创业中优势何在,在年轻人的冲劲与大龄创业者的经验之间投资人又将如何选择?日前,在“为大胡建打call”2017首届闽籍互联网领袖峰会上,多名创业者和投资人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在朱啸虎“拒投60后”之前,一篇题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一夜之间,“油腻”一词成了描述中国广大中年人的群体性标签。
博恩集团董事长熊新翔认为,创业者的年龄不是问题,又是问题。“我们知道麦当劳60多岁才开始创业,‘股神’巴菲特大部分财富是60岁以后赚到的,从这个方面上来看,创业者的年龄并不是问题。”熊新翔说,另一方面,年龄也是一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60后将慢慢失去创造力,这对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障碍”。
火山石投资创始合伙人、IDG 荣誉合伙人章苏阳认为,是否投资60后要看具体情况,有些行业60后创业者可以做,有些行业则不适合。“但是作为投资人来讲,不投60后是他自己的一个选择,就这点来说无可非议,就跟有些投资人不投90后一样,这是投资人自己的选择和投资原则。”
2017年11月,网易云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创业群体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创业群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中,30岁以内的创业者占比达78%,80后90后占据创业主流,各创业公司都把人才作为创业成功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创业者群体越来越年轻是不争的事实,而大多数投资人认为年龄并不是投资与否的惟一标准。
创世伙伴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认为,基于行业不同,决定了不同行业需要什么年龄段和什么经验的创业者,有一定的规律,但却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60后去做90后的社交项目,可能是不容易成功的。同理,需要大量的资源、知识积累,像涉及金融、医疗这些方面的创业,对于90后来说难度也比较大。”
被VC投过、也投过许多创业企业的网秦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文勇分享了自己投资企业的三个标准。一是创始人对创业行业本身有没有深刻的洞察力,其对这个产业过去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期,包括对自己商业判断的可能性;二是创业团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三是创业者是否有激情和耐力。“这三条判断创业者及其团队的标准跟年龄关系都不大,创业者最好是能把一件事情做深、做透。”史文勇说道。
除了被多次提到的能力之外,创业者的身体、性格、品质等也是投资人考虑是否投资的因素。其中在身体方面,博恩集团董事长熊新翔表示,如果一名男性创业者一天睡觉超过7个小时,基本上不会考虑投资。“如果创业者的身体需要7个小时才能恢复体力,说明你的充分恢复速度太慢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般我所见到的和投的成功的创业者,一般一天都不会睡超过6个小时。”
(责任编辑: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