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原创 > > 正文

条码支付纳入监管 护航交易安全

2018-01-08 16:17:38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戈清平 评论:0
导语: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的通知》,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相关规定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担心通过手机“扫一扫”付款,自己的“钱袋子”会不翼而飞的风险将会越来越低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相关规定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支付领域中的便捷与风险紧密相连,条码支付迎来明确的制度规范,将在保证广大用户享受移动支付便捷的同时,让大家的“钱袋子”更加安全。

  手机支付已成消费者习惯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上,人们无论吃饭、唱歌、打车、购物等都开始掏出手机来“扫一扫”,完成付款行为,甚至连菜市场、报刊亭的大爷大妈都拥有了自己的条形码,供消费者“扫一扫”。移动支付已与网购、高铁、共享单车一同被评为我国新的“四大发明”。

  在各种支付行为中,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迅速发展。据了解,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通常包括“扫码付款”和“扫码收款”两种方式。目前最常见的就是条码支付方式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

  过去一段时间,为争夺用户,微信向市场上投放了1亿元“红包”,紧接着支付宝也开始了10亿元“红包”的瓜分市场行动,这些举措更大地刺激着消费者“扫一扫”的热情。

  近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2017年支付宝平台上移动支付笔数占比为82%。此外,随着支付宝推出收钱码、普及乘车码、支持扫码骑共享单车……只带手机出门,扫码、被扫码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日常行为,这一年堪称“码年”。

  从2017年支付宝全民账单可以看出,我国贵州、山西以92%并列第一,均创新高。移动支付占比超过90%的省份超过11个,而前一年仅有1个。此外,移动支付的场景几乎涵盖各个方面,从商店购物到交通支付……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了不带钱包出门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行业资深观察家、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移动支付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过去,人们习惯带钱包出门,现在卖钱包的都没有生意了,甚至连小偷都没有钱包可偷了。

  “随着支付宝尤其是二维码带来的扫码方式的变革,它的便捷性让人们体会到了什么叫‘花得痛快’。它带来便捷的交易和沟通,智慧高效的生活体验以及数不清的商业价值和生态链延伸:打赏、红包,各种充值缴费,基本上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刘兴亮表示。

  此外,移动支付不仅给个体带来不用钱包的便利,还能撬动社会的更大潜能。比如移动支付能积累信用,让更多用户能藉此获得信贷、保险等更多金融服务,减少鸿沟。

  监管注重减少风险

  不过,在扫码支付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据了解,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特别是当手机中“病毒”后,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都有可能被窃取,甚至可能通过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来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

  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不当的交叉补贴、滥用优势地位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导致不公平竞争。此前微信发1亿元“红包”和支付宝的10亿元“红包”行为都被业内指责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这一点,中国人民银行在发文中也明确表示,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制定了相应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在业务规范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清算系统或者合法清算机构处理,支付机构还应符合相应的业务资质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条码支付付款服务的,应当立足于小额、便民市场定位,按照风险防范能力等级,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在风险防范和支付便捷中取得有效平衡;为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执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相关要求,切实履行商户管理、交易风险监测等收单主体责任,强化对收单外包机构管理。

  在技术规范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要加强条码支付技术风险防控,合理运用支付标记化、可信执行环境、条码防伪识别等手段,提升条码支付客户端软件安全防护能力,规范条码支付交易报文管理,保障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追溯性,构建以受理终端注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条码支付创新风险管理机制。要加强标准落地实施,强化条码支付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条码支付产品的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监管不会影响便利

  看似监管严厉,但这只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越轨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并不大。比如,中国人民银行认为,目前在“扫一扫”中,分为用户主动扫码(主扫)和出示付款码被扫付款(被扫)模式,而被扫的安全性相对更高,综合安全和便捷因素,在对静态条码做出一些技术要求之外,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静态条码限额方式引导用户更多使用被扫模式,但对于小微商户广泛使用的主扫模式也并未完全限制。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对条码支付根据技术安全等级的不同进行交易限额。无论银行还是支付机构,对于动态条码,如果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单日交易限额可以与客户自主约定;如果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单日限额1000元,而用静态条码支付,无论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单日均不超过500元。

  支付宝的数据表明,目前条码支付业务量的95%是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这意味着限额要求对用户日常生活的便捷支付基本没有影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规范条码支付并非对小摊贩的限制,而是纳入规范、给予更大监管覆盖,是“接地气”的表现。

  不过,预计新规落地后,用户线下支付获取补贴,鼓励金、满减之类的各种优惠将大幅减少。“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概述就直指了此前支付宝和微信为了争抢用户、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不惜大肆烧钱的行为。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bet365官网地址、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bet365官网地址、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