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去上学,这段时间都是由父母陪伴着成长的,孩子所有的喜怒哀乐父母都懂。仅从这一点考虑让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体制就值得建立。

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纪,不能一直待在父母的羽翼下,需要去幼儿园学习,需要和陌生的人们接触交流。在幼儿园里,老师也是在竭尽所能的教育和保护孩子们,但一个主体的力量是远不够达到发展要求的。让父母参与到学校的社区管理来,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孩子会被父母溺爱,这样你就远远的低估了父爱母爱的伟大。让他们参与到孩子的教学体系当中来,他们只会尽一切可能,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正确的引导他们成长,给足他们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些都是父母亲愿意放手让孩子们去做的事情。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和老师交流,更快的提高效率,发挥孩子的潜能,毕竟是看着

孩子长大的最亲近的父母。
再者,面对当下的社会,家长对学校也不是有百分百的信任,每天听老师汇报一些生活琐事,也不足以让家长完全放心。那为何不让家长亲自参与教学社区的讨论活动,这样家长既能放心的让孩子去学习,也能在讨论的过程中给教学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我相信,结合教师和家长的讨论,才是给孩子美好发展空间的最好方案。
让社会人士参与教学社区的讨论也是很有必要的,不同领域的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法。讨论过程中,社会人士会用更客观地态度去分析问题,带来各方面的意见,给讨论提供更多的思路。
0-6岁阶段是婴幼儿社会化潜在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儿童个性化发展的基础阶段。有家长的参与,才能最终实现以学生发展为

核心的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要培育人,只是侧重点稍有偏差,学校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效。家庭教育更加侧重孩子的人格养成和习惯培养,两者密切合作,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
在家长参与的讨论过程中,家长和学校或者任何人都不应该独断专行,讨论需要经过细节分析,大部分人理解同意以后执行,如此一来,大家都乐意执行,也就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成长氛围。
(责任编辑: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