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专访 > > 正文

张志宏:深化改革促发展 创新驱动谱新篇

访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
2015-12-07 11:59:4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邓淑华 评论:0
导语:“火炬计划真正开启了中国高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发展。”这是美国硅谷连续创业者、著名创新学家史蒂夫·布兰克在对中国创新创业环境进行深入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火炬计划真正开启了中国高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发展。”这是美国硅谷连续创业者、著名创新学家史蒂夫·布兰克在对中国创新创业环境进行深入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作为因火炬计划而设立的科技部火炬中心,多年来充分利用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基金、技术市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科技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工具,在建设创新创业环境、聚集科技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与转化、加强科技和经济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席卷全国的大背景下,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即将到来的历史节点,为回顾和总结火炬“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成就和经验,展望“十三五”发展,本报记者专访了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

  砥砺奋进 铸就“十二五”辉煌

  记者:“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火炬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您认为,这些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张志宏:“十二五”是科技部火炬中心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科技创新决策部署的重要时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阶段,火炬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显著成绩。

  一是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十二五”期间,通过认真研究和总结新时期大众创新创业规律特点,科技部以发展众创空间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迄今为止,我国已有146+1家国家高新区、174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00多家众创空间、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59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453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和培育单位、379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3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和88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自2012年起,科技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团中央等组织启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4届大赛共吸引近6万家创业企业和团队报名。

  二是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核心载体作用,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火炬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高新区时的讲话精神,做好高新区“高”和“新”两篇文章。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持续全面深化改革,目前中关村6项先行先试政策已经推向全国;进一步深化“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在多方面进行开创性机制探索和政策创新;围绕以升促建,积极推动国家高新区升级工作,国家高新区数量增加至146+1家,进一步优化了国家高新区布局;深入组织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首批共有23家国家高新区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开展了示范工程;“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战略提升行动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三类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以国家高新区为重点,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加强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管理。

  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纳入统计的12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8.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13.9万亿元。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7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内企业12757家,集群内企业营业总收入超过3.5万亿元。2014年,369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实现营业总收入8.6万亿元。

  三是加强主体培育,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认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近6.8万家,58%的中小板企业、93%的创业板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共安排中央财政经费326.09亿元,立项5万多项,资助近5万家企业,带动社会资本投入2000多亿元,资金放大比率达1:8。其中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央财政共出资34.43亿元,参股设立100家创业投资机构,引导带动175.7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100家创业投资企业累计注册资本超过217.4亿元,覆盖全国21个省份,引导社会资本的杠杆放大作用达1∶6.3。

  四是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制度、组织和机制三位一体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达到453家,中国创新驿站站点总数达到近500家,全国区域性和专业性技术转移联盟31家。技术转移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交易内容日益丰富,服务模式渐趋多元。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21.97%。201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577亿元。

  记者:“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一个时期。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做法有哪些,积累了哪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张志宏: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到火炬工作中,牢牢把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正确方向。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引导创新资源向火炬工作集聚。三是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与组织模式创新,加快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四是从产业发展规律出发,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突破口。这些做法和经验为做好“十三五”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生态 领舞“双创”新时代

  记者:“十二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全国。面对创新和创业这两大工作,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面,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志宏:“十二五”期间,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面,科技部火炬中心按照中央的要求,在科技部的领导下,积极适应科技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有力地支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形成。

  一是树立新理念,从科技项目管理转向创新创业服务。围绕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使命,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内部机构和工作职能进行了相应调整,从过去主要通过科技项目资助企业,逐步转变为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优良的服务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比如,今年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动承担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首批支持了15个示范城市完善创新创业环境。

  二是高举新旗帜,推动“创业中国”行动在全国实施。2014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启动了“创业中国”行动,得到了各地方积极参与。今年年初,北京中关村率先启动了“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之后成都启动了“创业天府”行动,上海启动了“创业浦江”行动,青岛、西安及江苏、河南等地也相继开展了相关行动,全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文化氛围得到很大改善和提升。

  三是搭建新平台,为创新创业者“牵线搭桥”。自2012年起,科技部火炬中心连续成功举办4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共有6万家创业企业和团队参赛,促成创业投资近100亿元,银行贷款授信逾200亿元。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在研究开展“创新大挑战”活动,目的是通过“揭皇榜”的创新激励方式,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创新众包服务平台。

  四是打造新载体,促进众创空间蓬勃发展。今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在科技部的统筹部署下,积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截至目前,共有136家众创空间已经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建立新机制,科技金融服务成效显著。2014年10月,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多家机构推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2.0”,目前已在14个国家高新区举办中国高新科技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与12个国家高新区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开展战略合作。今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深交所启动建设了中国高新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形成了线下活动和线上平台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六是构建新格局,加快全国技术转移体系布局。近年来,科技部火炬中心进一步加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对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集成集聚作用,为新形势下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体系保障。截至目前,指导各地先后建立了11个区域中心,初步完成了全国技术转移“2+N”体系布局,建立了453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七是开创新境界,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今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启动了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指导国家高新区科学研究和制定新时期的发展内涵和发展规划,探索形成新的发展范式和创新路径,为全国其他区域的创新发展提供示范,强化国家高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创新平台和核心载体地位。

  八是开拓新空间,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火炬中心积极推进跨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示范、国家试点、地方培育三级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集群骨干企业创新示范作用,完善集群产业链与企业链。

  改革创新 高新区勇挑大梁

  记者:作为科技部火炬中心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十二五”期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有哪些新举措和新亮点?

  张志宏:“十二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探索了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努力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已经初步具备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成为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稳定剂”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氛围。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是中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旗帜。国家高新区在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融合、人才聚集、新型创新组织发育、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探索。“6+4”、“新四条”、“黄金十条”、“科技新九条”等政策解放了科技生产力;集聚了一批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和园区运营机构;进一步深化“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创业企业注册手续,创新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向产业组织者转变。

  二是坚持提升经济创造能力和提质增效,是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稳定剂”。2014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实现22.7万亿元、17万亿元,相比于“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14.1%、101.5%,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1.0%、19.1%。其中56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13个国家高新区年均增速在30%以上,32个国家高新区年均增速在20%以上。

  三是坚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国家高新区探索了以“创业—孵化—集群”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机制和产业组织创新。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上海张江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集群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等新业态不断在国家高新区涌现并高速发展。北京中关村、西安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25%。

  四是坚持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锋。率先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模式正在成为我国的重要创业模式,创业“新四军”日益成为创业主群体。2014年,国家高新区的1527万名从业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达54%。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和55%以上的企业研发人员,实现了全国50%以上的企业发明专利。

  五是坚持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是全国各地亮丽的城市名片。国家高新区经历了从实现科技价值到经济价值再到社会价值的转变。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产业社区、创业社区广泛涌现;生态与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65家国家高新区通过ISO 14000环境体系认证,土地利用效率、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均处全国先进行列。

  六是坚持扩大全球链接辐射,是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抢抓创新全球化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14年年底,国家高新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703人,留学人员11.1万多名,外籍专家1.4万人,外籍常驻人员5.6万人。越来越多的国家高新区在海外建立孵化器、海外产业园。

  七是坚持战略提升,是不断增强战略位势、做好示范的路径。新一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发展,多次考察国家高新区并作出重要指示。目前,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向全国。科技部自2013年实施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行动,“三类园区”战略提升行动目标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您曾说过,抓发展是当前国家高新区的首要任务,抓创新是国家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抓改革是国家高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理解这句话?

  张志宏:“十二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十二五”初期相比,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抓发展、抓创新、抓改革”就是针对当前形势提出的核心任务。

  当前,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高新区更应高举发展大旗: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二是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新发展动力;三是支持高速成长企业的发展,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使命,国家高新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等全面创新;要做好协同创新,成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当前经济发展三大战略的重要支撑;要不断打造和完善创新平台,提高对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支撑能力。

  事实上,国家高新区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改革也是国家高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策创新方面,继续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平台功能,加强政策研究与推广。

  因此,我认为,“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国家高新区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提升。具体是:提升发展众创空间,积极推进大众创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科技金融链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活力产业体系,建设产业科技社区,扩大全球链接辐射,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紧跟时代 谋划“十三五”新发展

  记者:回顾“十二五”火炬工作,您认为哪些方面还有待加强?

  张志宏:综合来看,在做好做实发展规划、完善创新政策理论体系、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还有更大提升空间,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规律认识、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发挥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功能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具体来说:一是在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服务科技创新工作的历史使命的认识方面需要加强;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的理解和落实方面需要加强;三是在当今世界最新涌现的创新发展趋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自身运行规律带来机遇的把握方面需要加强;四是在运用社会资源服务创新、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利用公共政策支持创新等方面需要加强;五是在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组织建设和提升服务能力方面需要加强。

  记者:展望“十三五”,火炬工作将如何谋划新一轮创新和发展?

  张志宏:“十三五”期间,火炬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所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快落实好科技改革创新重大部署,不断开拓火炬工作发展新篇章。

  一是高擎火炬旗帜,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主体、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和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不断激发和调动以企业为核心的一切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是把握时代特征,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正确认识当前创业大爆发、创新大繁荣、创新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推动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加速器和高新区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拓展创业孵化新空间;推动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促进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转化,增加技术创业新供给;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创新的协同促进,催生联合发展新动力;推动完善资本加速催化创新创业的支持机制,建立科技金融新体系;推动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崇尚创新、敢于创业的社会文化。

  三是扩大开放合作,健全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实行“火炬+”战略,面对创新组织模式发生的新变化和创新向多元主体开放式参与转向加速的新趋势,提升火炬工作的开放合作水平;坚持开放发展,完善合作机制。主动参与京津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化对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区科技创新的服务,加强与重点大学院所、大型央企、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科技地产集团、国际组织等不同类型创新群体、创新组织的广泛交流合作,广泛参与和组织全国“双创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创新活动;不断拓展创新创业的发展空间,以广阔视野、更开放的姿态推动火炬工作。

  四是深化改革,提升创新服务供给水平。配合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要求和工作进度,切实加快工作职能转变,加大服务产品创造和供给,进一步优化服务和提高效能,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进行组织模式和服务手段创新,建设火炬众创云平台,集聚创新资源,集成专业机构,用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构建共建共享的创新创业服务新格局,加快平台型组织建设;重视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更好地运用火炬体系和相关大数据资源开展企业成长规律、产业转型实践、创新政策经验等方面的研究,发挥好火炬作为开放研究平台和政策创新平台的作用,创造更多政策供给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研究型组织建设。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bet365官网地址、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bet365官网地址、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