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创新论坛 > > 正文

以全面创新激活高新区转型发展新动能

2017-12-18 15:13:3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刘德勇 刘鹰 评论:0
导语: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高新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和动能影响带动着中华大地发生深刻而历史性的变化。在这历史的机遇和使命面前,高新区如何把握好、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之走得更快、更稳、更健康。

  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高新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和动能影响带动着中华大地发生深刻而历史性的变化。在这历史的机遇和使命面前,高新区如何把握好、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之走得更快、更稳、更健康。本文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全面创新为突破口,以北、中、南三片600平方公里功能区联动发展为舞台,力争通过全新的视角,探索国家高新区如何培育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在国际发展竞争格局深刻变化和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形势下,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高新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和动能影响带动着中华大地发生深刻而历史性的变化。2016年11月,山西省委、省政府着眼全局、把握大势,为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打造山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引擎,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决定将太原高新区、太原经济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晋中开发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山西大学城,共8个产学研园区整合改制,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自此,太原高新区融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这一崭新平台,站在了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引领支撑山西经济转型的新的更高起点。

  一、国家层面: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新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和阶段性的特殊实际,走规模化、差异化、特色化、质量型的发展之路。因此,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核心使命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深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田,打造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性新动能。

  研究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等各类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战略,不仅要总体把握开发区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和趋势,更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改革发展的根本特征和现实需要。

  首先,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所要破解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资源型经济转型难题。

  山西省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基地,几十年来为国家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几十年的高强度煤炭资源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产业多元支撑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效益下降、城乡居民收入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的地步。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能源消费增速步入下行通道,资源型地区转型压力陡增。山西的发展困境也是全国类似地区的共同困难和问题,而且在全国资源型地区中表现得最突出和最典型。同时,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山西省就要以示范区建设牵引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振兴崛起,为破解资源经济转型的世界难题探索新路。

  其次,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战略主线,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为了破解资源型地区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国务院于2010年12月批准山西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承担着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国家使命,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也就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转型综改先行示范的国家使命。因此,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战略主线必然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即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先行为山西省乃至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提供新动能。

  第三,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根本理念,是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勇当改革与创新的尖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强调指出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作为山西省转型综改的先导区、试验田,就是要用好转型综改这块“金字招牌”,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和需求出发,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破除阻碍发展的藩篱,破解转型发展的难题,打造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产业升级的主引擎,为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先行先试和敢闯敢试无疑是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推动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法。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敢于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敢于对符合国际惯例、通行规则,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敢于对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头作用的政策创新先行先试。

  综上所述,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肩负着转型综改示范的历史使命,必须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大胆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体系化推进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全面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多层面、多维度、全方位的合成创新能力。

  二、省级层面: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作为深化转型综改的重要抓手、重要载体和重要引擎,从山西省转型综改的全局高度,统筹部署,强力保障,推出一系列指导和支撑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具体举措,倾全省之力促进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实现改革创新率先突破。

  第一,加强领导。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硬招、第一场硬仗。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筹建之初,就成立了由山西省政府主要领导人挂帅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从而使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在山西省领导小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此外,山西省委、省政府还从战略上明确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4个方面8个字的改革发展总原则、以及“三统一、三不变”的基本思路。“三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三不变”,即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太原、晋中两片区的人、财、物归属两市,保持不变。

  第二,拉大空间。以太原都市区为背景和依托,立足其核心区域和黄金地带,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原则,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五规合一”,统筹编制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全面完成了8个原开发区的整合调整,形成了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新格局,在推进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一体化、规模化、功能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上,踏出了稳健的第一步。整合后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从空间上分为3大片区,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其中,北部阳曲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部产业整合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包括唐槐产业园区、学府产业园区、武宿综合保税区、科技创新城、大学城、晋中汇通产业园区、晋中新能源汽车园区等;南部潇河产业园区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规划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太原210平方公里,晋中14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约100平方公里。

  第三,整合机构。整合太原市区内各开发区的管理机构,2017年2月,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揭牌。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为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太原市委、市政府管理,按正厅级建制设置,行使省级(部分)、市级综合经济管理和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强化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经济属性,剥离社会管理职能。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委会内设12个工作部门,并设立潇河产业园区等6个园区事业服务中心以及综合执法队、政务服务中心。山西省国土、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等5个部门,太原市公安、环保、审计、规划等4个部门在示范区设立派驻机构。

  第四,制度保障。明确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三化三制”总要求,即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示范区管理运行机制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等制度。目前已出台形成“1+2”政策制度顶层设计,“1”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山西转型示范区的实施方案》,这是统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改革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是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和山西省政府《关于落实建设山西转型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的若干意见》,分别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改革创新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

  三、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层面:坚持以转型为纲、产业为王、创新至上、改革为要,紧扣发展所需,聚焦重点领域,从政府主导走向市场主导,积极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开创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起步建设新格局。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自成立以来,系统推进“三化三制”改革与创新,聚焦重点攻克了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关键,推出了一批探索性、引领性、标志性的改革试点工程,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果。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以顶层设计为主轴,带动机构设置、事权下放等各项改革有序展开,形成全局和局部相配套的改革格局;以新区建设为抓手,“五规合一”、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潇河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以承诺制无审批改革为突破,初步构建起高效、规范、阳光的政务服务体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千亿元级山西省外投资项目签约落地。

  第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启动。

  机构整合初见成效。按照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实施大部制扁平化机构设置,建设高效综合政务体系,分离社会管理职能。管委会管理机构由原来的6个减少为1个,内设机构由52个减少为12个;事业单位总数由77个减少为29个,区属国企由50家整合重组为1个控股集团公司。

  三制改革基本完成。围绕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的“三制”改革要求,打破身份、级别限制,制定了岗位聘用、绩效考核、档次晋升、职员制绩效工资等制度,建立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以岗位与绩效为核心、强化业绩与服务绩效考核的人事新体制。同时,还设立了岗位廉政风险保证金,以风清气正、廉洁奉公的激励制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二,顶层设计改革取得新跃升。

  顶层设计实现全覆盖。在省级层面“1+2”政策制度顶层设计的框架下,按照国际化视野、专业化配置和市场化运作“三化”要求,以改革创新开放为核心,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线,配套制定了多维度、全要素、全产业链的26项政策制度,涵盖了体制机制、行政效能、产业转型、创新驱动、金融支撑、复制自贸区经验等6方面内容。

  实施普惠性政策“窗口”兑现改革。按照依法依规、便利企业的原则,引入ISO9001标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在山西省率先推行普惠性政策“窗口”兑现改革,企业符合条件即可直接到专门办事窗口兑现政策,通过“一口受理、内部流转、集成服务、限时办结”,使政策扶持更加精准、便捷、阳光、公平。目前已经初步将11项优惠政策制度划分为普惠、评审和协议三类106项,并逐项细化,明确了申请条件、奖扶标准、印证材料、申报程序等内容,将政策兑现固定在规范化、标准化、阳光化的管理轨道上,实现行政效率、廉洁自律、服务水平的“三提升”。

  第三,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六最”审批制度方案出台。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要求,积极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无审批管理,出台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工作方案》《行政审批职权集中行使管理办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投资项目入区服务流程及规定》等审批改革制度,对项目从入区到开工所有办理环节审批流程进行了科学重组和深度再造。

  完成“无审批”流程再造。建立了以项目入区为节点,43+3天内办结所有审批手续的投资项目落地流程(其中,43天为土地“招拍挂”期限,3天为项目审核期限)。在确保审批依法合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项目审核落地期限少于企业项目前期准备时间(地质勘探到施工设计完成)。目前,针对影响审批优化的关键瓶颈,正在着手建立熟地储备制度和网上政府服务大厅,将政府定标准、企业兑承诺的要求以信息化、网络化、透明化的方式实现。

  第四,承接省、市政府下放事权基本落实到位。

  目前,省级、市级行政权责清单授权工作已基本完成,共下放权责1176项。其中,省级33项、市级1143项。示范区对承接事权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实际,按照能合并就合并、可取消就取消的原则进行整合优化。将权责清单细化、落实到各部门,理清权责依据,制定办理指南、监管服务办法、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图等配套措施,推进监管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真正实现权责事项接得起、管得住、服务好。

  第五,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化改革呈现新活力。

  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扎实开展。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投资环境,制定了潇河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城的水、电、气(汽)、暖四大生产要素的《特许经营市场化运作方案》,通过招投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公开向社会招选投资方,以政府信用撬动社会资本提供基本公共资源。目前,已完成水、电、气(汽)、暖的特许经营招投标工作,正在与社会投资商和特许经营商进行谈判。

  基础设施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国际化眼光和标准、市场化运作方式,改革投融资体制,拟定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项目实施办法》。经过认真调查、筛选和识别,一次性启动23个PPP项目,涵盖了道路、桥梁、综合管廊、河道治理、人才住房以及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将搭建起潇河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框架和国际化医疗、教育体系。目前,正在按规定程序加快推进。

  第六,招商模式改革打开新局面。

  围绕做大做强新兴支柱产业,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招商理念,对传统招商模式大胆改革,创新实施了“龙头企业+配套”、“产业基金+项目”、政府购买招商服务、招商中介和国际代理人制、共建园区合作、招商专员制等一系列招商新模式,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批具有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已入驻示范区。

  第七,科技金融改革走出新境界。

  重点打造投融资平台。立足“金融为招商服务、为成果转化服务、为创优良环境服务”的理念,制定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办法》和《引导基金设立方案》,提出以财政资金作为劣后级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以弥补以往资金运作的短板,提升财政金融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企业改制上市。紧紧围绕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对重点培育的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推动区内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上市或挂牌。

  搭建平台培育金融企业。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新兴金融业态,构建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与山西省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建设太原金融小镇的合作意向,并启动了招商工作。

  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改革没有完成时,创新永远在路上。命运的垂青让我们身处于国家高新区最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之中,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创新,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推进各项改革相继落地、渐次开花。鲲势终横海,鹏力会冲天。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国家高新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图景,期待国家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的新高度,更期待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主题,努力开创全面改革创新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政策法规事务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1+2+26”政策制度体系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bet365官网地址、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bet365官网地址、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